AOA體育官網在特種閥門與傳感測控的競技賽道中與國內頂尖同行競聘,必須要有過硬的實力!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遠征公司總經理許長華,帶領著他的團隊,在這條賽道上創新、超越,并不斷在創造著希望。
作為“80后”的許長華,一直是一個樂觀向上、不斷奮斗的人。入職16年來,不管是作為普通員工,還是項目帶頭人,亦或是公司負責人,他始終堅守初心,傳承著航天人拼搏奮斗、善于創新的精神衣缽。
“吃到過用戶無數次‘閉門羹’,也經歷過閥門生產、試驗中的失敗。”回憶當初的點點滴滴,許長華記憶猶新。
在無數次反復試驗中,許長華和團隊成員一起,在所部技術力量的支持下,突破了輸油閥零泄漏密封、高精度調節等多個關鍵技術,成功研制了旋塞閥、調節閥、泄壓閥等10余類40余種規格的油氣儲運特種閥門,并從2015年開始逐漸替代進口,成功應用于中石化、中航油、中海油、中石油、山東地煉等,使公司成為國內油品儲運板塊特種閥門的重要供應商。
尤其是其中的雙關斷旋塞閥和電液調節閥,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供應商,并建立了相應完整的研發、市場、生產體系,2021年新簽合同近1.3億,近五年內銷售收入累計近4.0億,年均增長超過50%,為中國油氣儲運自主可控及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貢獻。
自2018年擔任公司總經理以來,具有敏銳市場眼光的許長華,善于捕捉市場機會,一上任,他立即著手成立公司研發中心,并以研發中心為切入點,對公司原有相對獨立的“型號任務測控、民用產業機械”兩大業務板塊,采取多項措施,促進“兩融合”技術的拓展。在他的帶領下,團隊成員甘于坐“冷板凳”,一邊堅持研發,一邊堅持市場拓展,并把目標瞄向了某訓練系統領域。
某訓練系統是各級、各類訓練的重要系統性裝備,這項融合著電氣專業與機械專業的集成化業務,集成了傳感、測控、液壓、機械、通信、定位、軟件等多專業融合。
“挑戰不可能”一直是許長華血液里流淌的重要元素,競標、技術交流,現場調試,和團隊成員徐中節、常文超、王震等人一起撲在現場,熬夜、出差、解決難題成為他們的日常。隨著一個一個技術難關的突破,隨著用戶對公司的逐漸認可,某訓練系統業務得到快速發展,近兩年新簽合同近2.5億元,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。
榮譽紛至沓來,2012年度所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先進個人,2016年度航天六院先進工作者,2018年度航天六院學術技術帶頭人,2019年度集團公司航天貢獻獎,2020年西安最美建設者,2021年航天科技集團航天創新獎......個人榮譽數不勝數,但許長華更看重的是陜西省青年文明號、六院創新發展獎、六院金牌班組等多項集體榮譽。
許長華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——“創新,創新,還是創新。”作為高新技術企業,發展必須依靠創新。2018年底,許長華走上公司總經理崗位,開始主導推動公司管理改革創新:產業歸核聚焦、三項制度改革、創新激勵機制、企業文化建設......不斷的創新變革,不斷的破繭成蝶,許長華帶領著遠征這個團隊,讓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,邁上了新的賽道!
產業歸核聚焦。緊緊圍繞特種閥及傳感測控兩個專業,通過加大研發投入、市場拓展、能力建設以及提升綜合管理能力為指導思想,在公司范圍內持續進行資源整合,以事業部為產業化平臺,完成了以油氣儲運、化工為主的高端控制閥業務、以某訓練系統為代表的機電一體化業務等兩塊民品業務歸核聚焦。
圍繞三項制度,推動一系列改革。重新梳理崗位體系和崗位價值,以此建立崗位評價體系和崗位職級體系,解決市場、技術、技能、管理各線的職工發展空間問題,調動每個職工的積極性。
創新薪酬機制,以奮斗者為根本。打破員工身份差異,圍繞崗位職級體系和績效體系,初步形成了“以崗定薪,以績定獎”的分配制度;加大市場人員的激勵及時性,研發人員的激勵穩定性,重點推出一系列薪酬改革措施,同時加大績效考核的落實,打破平均主義。